活动现场 | ap读书会——领略建筑与艺术之美成功举办,学会动态,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登录

新闻动态
活动现场 | ap读书会——领略建筑与艺术之美成功举办
2021.05.21

建 筑 与 艺 术    


ap读书会

主题:领略建筑与艺术之美

时间:2021.05.21

地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报告厅

 为什么举办读书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乐趣,是生命的幸福感体验,是由学习引发的快乐、由学习带来的满足与幸福。当人们能够强烈感受到热爱对象为生命带来的巨大乐趣,才会为之投入而无怨无悔、为之付出而无止无休。我们应该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ap读书会”系列活动致力于充分利用学术资源,为大家提供精神休憩与交流学习的平台。



 主题解读 


领略建筑与艺术之美


艺术是一种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建筑是人们认识并创造世界的方式,建筑这种功能性为基础的艺术形式与绘画、雕塑等纯艺术之间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人类的历史也反复证明着建筑与艺术在其各自的发展序列中始终保持互维互生的关系。本期读书会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寻找艺术如何生成建筑,发现艺术思潮对建筑的作用。

 本期佳作赏析 

《建筑与艺术》

《建筑与艺术》是国内第一部综合论述建筑与艺术的专著,作者郑时龄院士长期研究建筑史、艺术史和美学,经过多年的积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各门艺术与建筑、建筑师的关系。讨论建筑与艺术并非将建筑与艺术混同,而是从建筑美学、建筑与艺术相互生成的关系,以建筑和艺术的视觉语言深入展开,既讨论美学,也讨论建筑师和艺术家。建筑师和艺术家虽然有不同的话语系统、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哲学思潮、艺术风尚相互影响,在创作过程中也会遵循一些共同的原理和工作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时龄

郑时龄院士讲述了艺术的体系派别,举例介绍了建筑与雕塑、绘画、摄影、电影、文学、音乐的关系,表示建筑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一致,建筑空间与实体的辩证统一。作为静态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建筑使用的是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强调建筑与周边环境空间的协调一致。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主要通过视觉形象和空间特质给人以审美感受。



书籍赏析:建筑与雕塑

书籍赏析:建筑与电影


书籍赏析:建筑与绘画

书籍赏析:建筑与音乐


读书会 


      活动回顾



2021年5月21日, 由《建筑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上海市建筑学会联合主办,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协办的“ap读书会——领略建筑与艺术之美”读书会活动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报告厅顺利举办。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王延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王延兵首先发表致辞。他谈到:读书会为行业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展示业界的思想理念,学术观点,研究成果。本次交流分享的郑时龄院士的《建筑与艺术》是国内第一本建筑艺术专著,是艺术史和建筑美学研究集大成之作,代表国内水平,值得隆重推荐。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总裁   汤朔宁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汤朔宁发表致辞。他谈到:郑院士教了40年书,当了56年建筑师,29年规划师,设计过60多座建筑。郑院士的这本著作,可以引导更多的人们去认识建筑,了解艺术,这同时也顺应了当下社会的一种文化趋势。我们作为建筑师,需要创造更多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也要善待我们身处的经历发展演变而来的城市,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同时也要面向未来,不断创新。

在活动现场特别进行了郑时龄院士的《建筑与艺术》新书首发,许多慕名前来的观众收获了大师亲笔签名的书籍,现场反响热烈。


 读书会 

      圆桌对谈

圆桌对谈嘉宾:

主持人: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院长

李振宇


交流嘉宾:

中国科学院  

院士

常   青


交流嘉宾: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

大师

沈   迪

交流嘉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卢永毅

交流嘉宾: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张燕来

交流嘉宾: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鲁安东

在交流环节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沈迪,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卢永毅,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张燕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共同参与,以“建筑与艺术”为主题,交流《建筑与艺术》书籍的读后感,探讨了当今时代建筑与艺术的相关性。专家们思想交流碰撞,给了观众们许多启迪:

#现在艺术交融的探索非常多,西方建筑学科进入中国,可能受意识形态影响,建筑的技术和艺术是被分割开的。我们要思考建筑和艺术是如何被分割的,再到建筑本身学科发展的脉络。


#建筑需要创造性的构筑未来,而创造性则依赖艺术的培养。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在不断拓展和改变建筑,每一种艺术媒介和艺术形式也会反过来影响建筑师,最终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表达。


#在社会层面来研究建筑与艺术非常重要,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解读建筑的美,对建筑和艺术有正确的认识,比如传统文化如何在建筑上表达,建筑技术如何结合生态绿色呈现艺术性的表达等。

现场更有郑时龄院士回答观众提问,最后郑院士表示建筑师需要有更宽的知识面,要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思考设计的精髓,努力探索建筑的未来。

 读书会 

      活动反响



本次读书会活动以受邀嘉宾演讲、自由讨论的形式搭建了一个与大师院士、专家学者零距离思想交流的平台。同时,以建立文化自信、进行科普教育为重要任务,跟随时代主旋律向社会大众宣传、普及建筑艺术文化知识,为新时代城市建设与文化融合贡献力量。读书会联动线上与线下,100余人出席现场活动,当日的直播观看人次达2300余次。

建筑艺术反映特定时代社会生活整体的精神面貌和审美倾向,建筑以其固有的强制性,无时无刻都在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来重视建筑艺术,建筑的审美价值必将不断深化和拓展,而建筑与艺术将在互文性中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在各自的轨迹中依据共性和个性不断地发展。

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开展一系列的读书分享活动,期待和大家一起在书香和茶香中交流分享感悟,共同领略建筑与艺术交织的美感,品味建筑的诗意,拥抱非凡且自由的人生阅读体验。

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ap读书会合作与活动咨询



联系人:陈丹 13061603477

电   话:021-62716650

邮   箱:[email protected]

地   址: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编辑:王梓潇、陈丹

校审:范琳琳









关于上海市建筑学会

上海市建筑学会成立于1953年7月,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独立法人社团,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成员,也是上海市建筑界最专业、最权威的科技学术团体之一!

凯发娱乐官网的友情链接
联系凯发登录
  •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 邮编:200002

  • phone: 021-62716650

  • 传真:021-62716656

  • 网址:http://www.assc.org.cn/

  • 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code.jpg

关注微信公众号

凯发娱乐官网 copyright 2018-2020 assc.org.cn | 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娱乐官网的版权所有 | 联系凯发登录 |

  • 凯发登录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