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旅小镇的魂与形,学会动态,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登录

新闻动态
新文旅小镇的魂与形
2021.05.21


 1周前

· 小编寄语 ·


当下,文化发展和文化自信日益受到重视,科技驱动的时代,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智能科技、芯片科技层出不穷,而如今的文化发展,还仅仅是文化发展初期的水平,成功的文化相关案例屈指可数。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建筑学会联合《建筑实践》、pro award普罗奖执委会于4月28日举办「assc建筑创作与实践国际论坛——文旅建筑新场景·新价值」。会上,行业专家以建筑创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文旅项目及全产业链融汇对接进行深入交流,探索当前时代背景下文化旅游建筑的多元化创作思路、城镇发展的新秩序、文化积淀的新价值、文旅产业的新活力,为产业融合赋能发展建言献策,助添动力。


本文摘自于m.a.o.建筑设计&拙旅文化董事长毛厚德在此次论坛上的演讲。


如何在文旅项目中彰显文化自信?近年来国风盛行,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国潮文化,拈花湾用生活禅表达了禅意文化,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去打卡;南京金陵小镇五一即将面世,用建筑语言演绎了金陵风雅,大胆的用色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旅项目在形态表达上已经非常成熟,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有真正意义上做到让用户能够体验,并且感觉是“与我有关”,才是做到了正确的文化输出。这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文旅的魂。我们始终在文旅与文化形与魂的路上奔跑,魔之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11.jpg

毛厚德

houde mao

m.a.o.建筑设计&拙旅文化董事长

代表作品东京迪士尼海、上海五角场万达、

深圳天安云谷、无锡拈花湾、昆山花桥游站等。



建筑行业二元论的困惑

是形似,还是神似?传统还是创新?商业价值还是文化价值?世俗认知还是圈内认知?建筑的社会性还是建筑的建构性?这并不是中国建筑界的问题,从建筑史的角度来看,从埃及金字塔到悉尼歌剧院,都是在某个时代扮演某个时代的精神。按照古人讲的话,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最终回到看山还是山,以普通人的语言而不是以专业的建筑师语言去描绘建筑,才是真正把建筑读懂了。


如果对建筑的思考都局限到谁都读不懂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当年的金华建筑公园败落的时候,看到南京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我觉得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对社会的浪费、社会资源的浪费。作为建筑师的职能教育应该发生改变,比如文旅要策划,我就做了两个策划团队,领头都是经过五年以上训练、拓展思维训练的两个建筑师,他们的团队用自己的方法,一个团队全部启用建筑师,另外一个团队全部启用非建筑师。目前来看,建筑师团队明显占优势,因为有对未来的预判能力和想象空间,作为设计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超越文旅,瞄准文化消费平台

未来社会发展有两大趋势:科技驱动和文化驱动。文化驱动的市场是趋于科技驱动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文化有三个特性:不变性、垄断性和传播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每年掏了无数的钱,但是文旅和文创却是低成功率和低商业价值,因为目前文旅与文创的痛点四大痛点:

1.考古化,背离了年轻层,用户觉得“与我无关”,缺乏聚集力;

2.行政化,活动不好玩,缺乏商业价值; 

3.小众化,社群孤岛化,平台价值萎缩;

4.表层化,文创表层化,无法做深做透。


实际在做这些项目的时候,我们应该制定以下四点战略定位:

1.圣地化,文化聚焦,做深做透,注入文化引力,与用户有关,好玩有趣;

2.大众化,实体消费,突破社群壁垒,文旅融合文创,扩大人群辐射;

3.平台化,用户群的融合,平台价值凸显,用户沉淀,品牌沉淀;

4.产业链化,产业经济关联,线上线下布局,上下游关系打通。


新文旅小镇案例


12.png

拈花湾-大文旅

什么是大文旅或者区域文旅?建立在辐射圈里,首先具备几个条件:引擎级、发动机级别,客流量人头数要过百万,不能叠加,而是真实消费。辐射圈是150公里、300公里,还是800公里、1000公里以上,意味着1000公里以外的人被吸引过来,实际并不简单。


拈花湾这个项目,我们是在文化的过程中,建立与我有关,用户不是旁观者,他是由具像ip转向与用户相关。拈花湾作为项目中场景主导,把场景表达发挥到了,超过人的临界点,它是完美的,其实社会的容错率特别高。有山有水有茶,一草一木,从ip到文化的变换,“与我有关”打动人心,所有的文旅产品基本杜绝舶来品的文化,一定在中国的文化找源头,否则逻辑就站不住。


场景的营造,产品化的思维,通过设计建立与用户内心情感的连接,甚至空出来的留白的部分,让人们从现实世界踏入他们“信以为真”的梦幻国度,这个是拈花湾项目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我们在这个项目中提供了一个触发情感的视角,激发表达的舞台,激发二次创作、成就现象级传播,从日常到非日常,从状态、时空到距离、民族之间的转换,这是度假和休闲的核心价值。


正因为这样,拈花湾为无锡带来那么多可贵的标签:生活禅、完美、浪漫、有文化。


13.png

拙之岛-微文旅

微文旅: 适合于1,2线城市郊区 , 有旅游资源的景区,场景的塑造与文化内容的创造。


我们做项目的第一个出发点是研究武夷山,展开对区域的研究。武夷山风光秀丽,但奇峰秀水同质化严重,缺乏大众辨识度,与其它山水风光景区雷同,现状以中低端客群为主,难以吸引年轻人群、中高端游客,缺少核心竞争力,急需寻找突破口。为此我们以“有灵之山,神仙居所”重新定义了武夷山,使它跳出山水风光的同质化,利用拙之岛项目打造立足点,塑造核心竞争力。


项目运营方面,结合武夷山历史文化,顺应国风盛行的时代趋势,打造一个隐于仙山脚下宁静却又热闹的奇幻之地。在充满想象的世界中寻找每个人心中的乐土。制造关联感,给人主动脑补(二次创作)的空间,使人身未动,心已远。

   

这个项目中间设定的就是100万的游客量,实现50万的目标。因为拙之岛的成立,被定为有灵之山、神仙居所、灵性、浪漫,形成城市ip。


14.png

魔之塔-城市文旅

城市文旅: 适合于1,2线城市的市区,场景的塑造 文化内容的创造。


这个项目中以东方幻想为文化载体,东方幻想主要是国风和二次元的思考,以二次元文化,从慢圈、生活圈、古风圈、艺术圈等为次元场景塑造了6大网红中庭。


以泛二次元文化为载体,以六大中庭为核心,串联内部的横纵空间,挖掘热门主题&内容,提取群体精神痛点构筑标签,对应次元板块。次元人群再创作,ip植入及演绎,大众的市场反馈,ip的迭代更新,反向优化场景。


这些项目中构筑了所有的环境,对设定场景、入口地方、各种各样的商业街,酒店分解成16个主题客栈,满足有文化、有故事,以文化和社交为基准、为核心点思考。目前这个项目中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也许明年可以呈现出来。


我们不是描述过去任何阶段的记忆,而是重构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和未来,这才是整个项目里重要的核心,这个项目得到日方的邀请,他认为魔之塔项目做得非常棒,为什么不把项目搬到日本?我回答两个原因:(1)中国市场更有技术的容错性。(2)如果首发在日本,以后就是舶来品了,只可能在日本文化中间里扮演一个分支。但我们今天在中国,未来走出去是文化输出。我们在中国扮演的可能是中流砥柱和文化分支,坚定作为重要的支点。


这个项目中,开发阶段的时候,很多开发商说:“你要多少平方?”他说可以送我这些面积。你会发现建筑师能够扮演的思考,甚至能够扮演的可能性,我们都会觉得有非常多可以创造的空间,包括项目中间的客栈,把核心价值从阵地化、大众化,从能源的细分、文化主题等融到一个体系。如果说是网红打卡的力度,它是世界之最,超过100个网红打卡点,远远超过拈花湾10个打卡点的级别。


城市ip的凝聚和思考

我们通过三个项目的区域型文旅小镇的无锡拈花湾、城市文旅的昆山魔之塔、微文旅的武夷山拙之岛,在朝一个目标努力——城市ip。其实在文旅有巨大的可能性和空间。

 

文化创造市场,体验决定价格,运营实现价值。当理解这些的时候,你会发现建筑师的权限非常之大。我们从文化、设计、运营等所有的视角中,尝试实现目标,但在做文化这项决策的时候,永远要秉承着敬畏之心,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才可能成功。


15.jpg


16.png

扫码观看现场直播回放




期待您的加入


上海市建筑学会将为建筑、设计大师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举办建筑创作与实践系列活动,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和同行,共同分享特色小镇、主题乐园、文化园区等文旅建筑的最新实践。为上海历史文化做好传承和创新,助力文旅产业发展与提升。


6月下旬,上海市建筑学会将结合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崇明召开主题论坛,期待与您共同探索文旅建筑的多元创作思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积极顺应市场变局,共同打造新型文旅产业经济生态。


商务合作联系人:

王玉莲:13564635117

丁睿承:15021230800


演讲合作联系人:

范琳琳 15636336320


电   话:021-62716650

邮   箱:[email protected]

地   址: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编辑:王梓潇

校审:范琳琳 


17.png


关于上海市建筑学会

上海市建筑学会成立于1953年7月,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独立法人社团,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成员,也是上海市建筑界最专业、最权威的科技学术团体之一!

凯发娱乐官网的友情链接
联系凯发登录
  •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 邮编:200002

  • phone: 021-62716650

  • 传真:021-62716656

  • 网址:http://www.assc.org.cn/

  • 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code.jpg

关注微信公众号

凯发娱乐官网 copyright 2018-2020 assc.org.cn | 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娱乐官网的版权所有 | 联系凯发登录 |

  • 凯发登录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