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寄语 ·
2020年因疫情给我国旅游业带来的收入损失预计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左右。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大数据显示上海是全国最集聚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和全球有影响力的旅游城市,旅游业已经成为上海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建筑学会联合《建筑实践》、pro award普罗奖执委会于4月28日举办「assc建筑创作与实践国际论坛——文旅建筑新场景·新价值」。会上,行业专家以建筑创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文旅项目及全产业链融汇对接进行深入交流,探索当前时代背景下文化旅游建筑的多元化创作思路、城镇发展的新秩序、文化积淀的新价值、文旅产业的新活力,为产业融合赋能发展建言献策,助添动力。
本文摘自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在此次论坛上的致辞。张旗副局长在致辞中阐述了上海文旅产业现状,指明了基于“建筑可阅读”概念上海古镇开发的实现路径。他表示:希望在专家、学者的帮助下,充分立足于文化旅游的广阔发展前景,用更好的创意和产品,为上海古镇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 旗
zhang qi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彰显城市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让人们受到更多的教育。李强书记多次强调,旅游是大产业、大民生和大展示,关系长远发展、关系民生福祉、关系城市形象,完全大有可为。他还特别提出,郊区要把江南文化资源用好、用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古镇资源,彰显江南文化特色,使都市郊外成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上海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1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2个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1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彰显中国元素、具有上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重要载体。做好这些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一项重要工作。
上海历史名镇、名街、名村现状
按照城市化进程差别、保护开发和利用差异的标准,上海历史名镇、名街、名村可以分为四个类型:一是业态丰富,成熟度高,影响力大,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特征的,如外滩历史文化街区、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等。二是保护开发早,具备文旅休闲功能,处于转型调整的,如朱家角镇、枫泾镇、新场镇、川沙新镇、浦江镇革新村(召稼楼)、南翔镇、嘉定镇、多伦路、陕西北路等。三是保持原老街的商业形态,服务于原住民为主,局部文旅开发,需要整体规划推进的,如罗店镇、张堰镇、高桥镇等等。四是以保护为主,处于原风貌、原生态,需要加快启动保护和发展规划的,如练塘镇、金泽镇等。
总体来看,上海的历史名镇名街总体的活力不足,业态处于初级低端形态;传统业态多,特色创意业态少;小店主较多,品牌店较少,业态布局混杂。特色民宿欠缺,文化艺术空间不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般;游客逗留的时间短,消费欲望不高。
我们应该充分看到上海这座城市在保护传承古建筑、古文化的过程中,如何赋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新的活力,为创建世界卓越的城市服务,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基于“建筑可阅读”概念的上海古镇开发
市委书记、市长高度关注上海的古镇开发,李强同志到上海工作以后,专门提出“建筑可阅读”的概念。现在包括外滩在内,全市一共2300多种建筑,应该向全市老百姓、全国的游客进行这方面的推荐,每年初步统计在1300万人次。怎么让游客、市民能够走进老建筑,更深地了解老建筑,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上海的保留保护意识非常强,尤其是专家学者保留、保护,看得非常重。要在总体的规划、城市面貌和文化传承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更新,甚至是微更新,能够让这些建筑既保留了它的文脉,又能融入现代的功能,还能成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参与项目,这样才能感觉到建筑进一步活化。
最近朱家角在创建全国5a级景区,尽管朱家角赋予了部分文化旅游的功能,但是从整个来看,我们觉得它跟周边的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嘉善、乌江这些小镇比起来,差距很大。第一个,传统保护的力量,我们要与时俱进。第二个,从政府管理部门来看,上海的管理部门思路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以不破坏、不出事、维持原状为主,就是把小镇拿出来让艺术家、设计大师充分展示改造的功能。
朱家角镇(图源网络)
巴黎圣母院被一把大火改变了形态,现在的艺术也需要这样的过程,所以既有管理部门的转变,也有保护保留专家一手的准备,更应该要像江苏和浙江学习,尤其是社会资本的介入。总体上来看,上海历史名镇、民街整体的活力稍有不足。
新的模式·新的挑战
上海即将召开“上海古镇文旅业态提升推进会”,成立上海古镇保护利用联谊会,市文旅局也积极推动《关于促进本市古镇文旅业态提升的指导意见》制订工作。我们将通过市级层面对全市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地加以传承利用保护,主要想做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主体责任,打造文旅融合业态,提升示范样板。进一步压实区、镇(街道)保护责任,将其作为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和深挖利用本土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传统物产;保护原住民利益,实现保护开发居民受益、主客共享、政商共赢。二是创新政策体制,探索文旅融合业态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建立古镇保护开发业态,提升居民反哺利益共享机制和动态的调节机制;实施业态规划引导、效益评估与市场准入机制,实施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实施禁止限制、鼓励扶持项目正负面清单管理;加大房屋的产权、消防,同时设立古镇文旅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新兴业态培育的发展,吸引人才。三是策划重点项目,以重大品牌活动或特色项目构建古镇意象与标识。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报道
扫码观看现场直播回放
期待您的加入
上海市建筑学会将为建筑、设计大师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举办建筑创作与实践系列活动,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和同行,共同分享特色小镇、主题乐园、文化园区等文旅建筑的最新实践。为上海历史文化做好传承和创新,助力文旅产业发展与提升。
期待与您共同探索文旅建筑的多元创作思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积极顺应市场变局,共同打造新型文旅产业经济生态。
联系人:范琳琳 15636336320
地 址: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稿件整理:王梓潇
审核:范琳琳
上海市建筑学会成立于1953年7月,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独立法人社团,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成员,也是上海市建筑界最专业、最权威的科技学术团体之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邮编:200002
phone: 021-62716650
传真:021-62716656
网址:http://www.assc.org.cn/
email:[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凯发娱乐官网 copyright 2018-2020 assc.org.cn | 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娱乐官网的版权所有 | 联系凯发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