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
he jingta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10刊
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文末二维码
对于城市风貌问题,无论从城市层面还是建筑层面,均是不可回避的一个永恒话题。城市与建筑离不开自然的环境,离不开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当今时代的精神、自然、山体的融合。地域、文化、时代三个词虽简单,却包罗万象,我们以此为角度,漫谈城市风貌的印象和体会。
城市风貌作为一座城市在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征,既能反映城市的空间特点和景观面貌,亦充分彰显城市的风采和神态,体现城市的文化品位、素质和精神状态。城市风貌是一个整体概念,包含城市建筑、空间、景观和居民等方方面面的要素,会聚为城市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
城市风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城市建筑和风貌是地域性的产物,深深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中,与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和城市环境有机融合,并与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相协同适应。
地域特征是建筑师从事建筑创作的基础。当建筑设计从地域环境、本土文化和当地技术中追根寻底,形成独特的创新点,方能因地制宜,并具备城市建筑和风貌特色。
设计宝盒、时尚花园
——白云设计殿堂
该项目目前仍在施工图的绘制阶段,地处大师工作室和大片景观广场之间,用地宽裕、环境优美,景观前广场设置了地下商业;大师工作室体积较小,呈院落式布局;设计殿堂、大师工作室和云谷公园三者间共同构成具有凝聚力和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以“悬浮的晶体宝盒”姿态屹立在复杂的场地中,外形简洁大方,内部变化丰富,凸显殿堂的份量和核心地位。建筑底层通透,主体体量散布于平静水面,具有岭南园林特色。高低错落的活动花园全天候开放,让市民游客前往体验玩乐。建筑的外墙设计经过了长时间的推敲,采用三根白色的细柱组成柱子的形式。因此,阳光得以进入建筑,整体通透明亮。夜幕降临时,建筑不同区域采用丰富多彩的光源,不仅展现建筑本身,同时兼顾周边展出的设计作品。
白云设计殿堂
丝路逐浪、南海方舟
——中国 (海南)南海博物馆
南海博物馆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是以海洋文化和南海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也是体现了南海文化、海南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现代博物馆。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建筑地处海南岛,因此需体现出热带地区独特的环境、气候和文化。建筑总建筑面积超过5h㎡,用地周边区域均为沙滩,小体量的渔船熙熙攘攘。因此,我们把建筑体量尽可能压缩,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压抑,同时体现设计的灵动与兼顾热带的通透特点,对屋顶的处理亦变得格外重要。通过大量研究,设计最终采用当地渔船的形态,形成微曲与相互层叠错落的屋顶特征。
建筑整体在通风、遮阳、隔热等绿色生态节能方面均满足海南的气候适应性要求,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与周边环境结合的方面,设计保留了场地之中的红树林,让建筑从场地原有的小河上飞跃而过,形成一个通透且兼顾环境的空间。
长隆总部办公楼
长隆总部办公楼为刚落成项目。设计方案希望创作出新的岭南建筑,即具有底层架空、通透院落、立面遮阳、立体绿化应对岭南气候的特点,并以现代风格和空间营造为长隆创造一处具有创新、动态和协作且鼓舞人心的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我们与长隆集团抱有共同的理念,以可持续、绿色、生态、自然等作为方案的切入点,在地面上创造开放的公共空间,融入游客与职员的日常生活中,做出贡献。
长隆总部办公楼
项目中的高层建筑部分作为办公区,顶层作为博物馆、会议室等;而裙楼部分作为活动区。这座大气端庄的建筑物为城市及景区提供了令人愉悦的户外空间和公共广场。
总部入口处设计宽为24m的架空层,能够容纳各种社会活动。建筑后方优美的动植物公园自然地融入景区,裙楼中的多处庭院营造了亲切的交往空间,屋顶的大花园为员工提供了舒适的就餐环境。建筑底层架空处设计了一组景观柱,其结构灵感来源于广东的榕树,再以吊灯模拟榕树的气根,体现地域特色。
长隆总部办公楼景观柱
该建筑是广州市番禺区的可持续建筑的一个典范,设计标准已经达到了国家最高的绿色三星,对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立体绿化、底层架空、立面遮阳通风、植被屋面、中水回收、地下室自然采光通风等生态措施的运用,使得长隆大厦成为一栋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我们的工作室,我们梦想的家
——何镜堂工作室
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校住宅区内的工作室,在80多年前,曾是校园大学教授的别墅,由于长期破损且缺乏维修呈现出一片凋零的旧状。从2005年起,我们前后分四期,对这一街区中共10幢废旧建筑逐步进行了改造和激活。
何镜堂工作室庭院
设计遵循历史建筑保存原有外观和群体空间布局的思路,改造内部空间,通过嵌入少量连接体,起到结合地形起伏,组织空间序列和园林院落景观的作用。设计既保留了传统街区和建筑的文化特色,又赋予其全新的功能,成为建筑师工作、生活、交流、创作的理想家园。改造的建筑群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屋顶种植的佛甲草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具备隔热等功能,使得整体适应了岭南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
工作室建筑群落与景观相互交融,通透的玻璃盒子、轻盈的连廓、茂盛的果木、灵动的鱼池、宜人的空间尺度,共同构成了通透、开放、幽静、舒适的岭南园林。
城市风貌体现独特的文化性
罪证“黑匣子”
—— 侵华日军731部队
遗址罪证陈列馆
二战时期,在哈尔滨的日本731部队专门制造毒气和细菌战。该遗址设计记录了中国人被用作人体实验的反人类罪行,现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
在大片战争遗址旁边就是本陈列馆。刚开展设计的那一年,发生了马航失联灾难事件。众所周知,飞机出事需上缴黑匣子作为调查之用。因此,我们便借用黑匣子象征记载真相容器的概念,设计了一个具有破碎黑匣子象征意义的建筑。
埋藏在大地之中的“黑匣子”
为了不影响遗址,同时又能处处与遗址相互呼应,我们有意识地把建筑半“埋”于地下,压低建筑高度。建筑所有裂缝的空间都从视线上连接着遗址的一些关键节点,就像是遗址的延伸,同时也有采光的功能。建筑中的三支烟囱起到一个构图作用,亦暗指当年法西斯的人体实验焚烧炉。
进入建筑的过程是慢慢走向一个逐渐下沉的斜坡,使人有一种非常荒凉的感觉,尽头便是退入建筑中低调的大门。陈列馆中冥思厅的栅格天窗再现了当年鼠疫实验中,老鼠仓的空间形象。
建筑旁的铁路采用保留延续的手法,作为运输毒气、人体试验的遗址。设计使建筑在地面之下逐步展开,起到保留原有空间的作用。另外,铁路边上采用枕木和枯树等元素,呼应原有遗址上运送细菌实验物品的铁轨,呈现一种非常震撼的场所感。
整个建筑采用简单有力的几何形态,以极尽苍茫的场景形成强烈的共鸣,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一个好的建筑是有思想和生命的,设计希望通过环境塑造使人们深刻记忆逝去的事情。
腾飞逐梦、扬帆领航
——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位于青岛海湾原奥运帆船中心场地内,是一个具有历史文脉的区域。建筑设计展示了“山城一体,水天一色,千帆竞渡,展翅腾飞”的精神与意向。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
该项目从设计到完工,周期紧张,并没有充足的时间重新设计基础。原场地中恰好保留一个准备拆除、且长宽相近的建筑。因此,我们保留了其基础和车库,并采用钢结构建成了新的建筑。
该项目定位高端,立足国际,既要兼顾青岛特色和齐鲁文化,又要体现滨水建筑的腾飞和一种彬彬有礼、中式对称布局的迎宾感觉;既要体现一种青岛海洋的漂移灵动感受,又要彰显大气工整气势。为此,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建筑细节,包括柱子和后来被称为青岛金的屋顶颜色。
社区圣殿
——大厂民族宫
大厂民族宫位于北京东郊大厂回民自治县,伊斯兰聚居地区。作为一个圣殿式的文化中心,设计将伊斯兰文化与人们期盼美好生活的愿望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呈现;同时作为一个家园式的文化中心,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心灵栖息的场所。
大厂民族宫
建筑总体布局表达中华文化“天圆地方”概念,以传统的清真寺为原型,通过新材料技术演绎清真寺的空间结构;建筑形态简练而富有序列,细部设计充分利用光线和水影,进一步强化建筑群简练、纯静、优雅的整体意境。穹顶宛如花瓣形的延伸,内部空间为半室内和屋顶花园,四周围绕的56个拱券代表56个民族,从下到上逐渐收分形成优雅的弧线,使得建筑整体倒影水中,更显灵动和优雅,同时起到窗的作用,把装饰构建和建筑构建融为一体。
文化巨轮、领航湾区
——广东省三馆合一项目
三馆即广东美术馆、广东现代文学馆和广东非物质遗产展示中心。项目总面积约3h㎡,位于广州白鹅潭白天鹅宾馆对面的海岸。建筑面宽350m,最高的部分是美术馆,中间是文学馆,另一部分是非遗产中心。
三馆是一座体现了广州老城市区和珠江边老城新活力非常重要的建筑;是传统广州的老城区跟现代文化的融合;亦是岭南文化的展示。建筑前的廊桥象征从过去到现在,从广州到大湾区,从中国到世界间的文化桥梁,彰显一带一路的伟大格局。
项目除了主要的功能空间之外,同时把江岸跟建筑有机结合一起,打造沿江步道、亲水空间以及建筑中可供人欣赏珠江的立体花园。因此,该建筑仿佛一座立体的交往空间。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外立面的材料,初步选定了一种具有厚重质感且带有纹理的陶片。
广东省三馆合一项目
城市风貌展现强烈的时代性
城市建筑和风貌是时代的反映,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体现。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建筑师的视野与灵活性。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人文思想以及审美理念等等使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时代精神因体现了城市风貌与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故而决定了城市风貌和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
城市展品、文化地标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
该项目是城区规划展览中心,建筑总面积超过8h㎡,位于广州市区白云山旁。建筑布局与白云山及周边景观有机相融,弱化建筑边界,内部展厅大空间开敞连贯,白云步道将景观引入并向城市打开,实现建筑、山、水、城融为一体。
建筑底层有一个16m高架空空间,采用廊桥入口,下沉水池与河道叠级相连,开敞通透,与白云山美景交融,建筑入口前灰空间,既适应岭南气候特色,又为市民提供一个开放活动空间。
广东省城市规划展览中心
广州海心沙人行天桥
城市风貌的塑造离不开一些大尺度构筑物的衬托。此类构筑物作为城市标志的同时,又充分展示其力学美、结构美。该项目位于广州中心地区,其北边是二沙岛,南边是小蛮腰。
在此,珠江正好把广州分为两半,设计考虑把两岸连为一体,即使广州的中轴线相连。由于小蛮腰跟场地的关系紧密,因此,本桥采用弧形形态相互呼应。设计兼顾四大功能:第一是快走,桥的低侧是快走道;第二是慢走,因为此处是广州最重要的景观核心地带,人们可以在桥上休憩聊天;第三,其本身是一座景观桥;第四,其亦是一座观景桥。
广州海心沙人行天桥
丝路明灯、玉兰花开
——东莞滨海湾大桥
该项目位于我的家乡东莞,采用了东莞市花——玉兰花作为设计概念。目前设计团队正处于灯光研究阶段,在夜幕中,不仅宛如铃铛,亦如一朵含苞欲放的玉兰花花序。
东莞滨海湾大桥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房建景观
该项目正处于施工的阶段,是深中通道的其中一个隧道入口,作为连接着海上道路的人工岛,因此我们采用了风筝作为设计的概念。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房建景观
结语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概念,第一是地域性,是城市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体现了城市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展现了城市的发展前景。
在城市建设中,挖掘城市的地域特征,彰显城市的文化内涵,紧跟时代的步伐进步和发展,从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高度去认识城市的风貌问题,才能体现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个性,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使之成为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载体。
除注明外,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媒体编辑 / 阿凡
视觉 / sai
上海市建筑学会成立于1953年7月,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独立法人社团,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成员,也是上海市建筑界最专业、最权威的科技学术团体之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邮编:200002
phone: 021-62716650
传真:021-62716656
网址:http://www.assc.org.cn/
email:[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凯发娱乐官网 copyright 2018-2020 assc.org.cn | 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娱乐官网的版权所有 | 联系凯发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