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的艺术、活力和魅力”设计论坛成功举行,学会动态,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登录

新闻动态
“宜居城市的艺术、活力和魅力”设计论坛成功举行
2020.08.18

2020年8月13日下午,由上海市建筑学会指导、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主办、a 团队承办的“宜居城市的艺术、活力和魅力”设计论坛在上音歌剧院2楼管弦乐排演厅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通过“线下交流+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来自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各单位的70位嘉宾在现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另有数千人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参与。

嘉宾合影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他结合近期的行业相关重大事件谈了自己的感受:其一,4月26日住建部发出进一步管控城市与建筑风貌的通知。在精细化管理时代,建筑师面对新的挑战应该有更多思考:我们的城市和农村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新的时代,过去的粗放型发展状况应该如何梳理、治理和管理;其二,今年7月28日住建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订了一份共建超大型城市精细化建设和治理中国典范的合作框架协议。上海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总结了关于管理治理、城市形态、风貌和发展方向的丰富经验,这些具有典范意义的经验,将为中国城市治理贡献上海智慧、上海样本。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 曹嘉明

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张俊杰主持了论坛的上半场活动,并代表活动主办方向参会建筑师们表示欢迎。他谈到,如何建设宜居城市是设计师和城市建设者们都应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时代命题。宜居城市的美好生活,不仅仅要需要卓越的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还需要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生活和公共服务,更需要丰富多彩的艺术传承与活力塑造。


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 张俊杰

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陈云琪致辞并主持了论坛的下半场活动。她感谢了曹嘉明理事长对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工作的一贯支持,并对在场嘉宾冒着酷暑前来参会表示由衷的谢意。她指出,建设宜居城市是建筑师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也是当代建筑师共同的愿景和理想。她勉励大家共同努力,在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过程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船第九设计

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陈云琪

主题演讲荟萃

演讲1:融合城市特质的上海博物馆设计实践

同济大学教授、若本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李立

同济大学教授、若本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李立的演讲分享了上海博物馆东馆和世界技能博物馆的设计方案,其设计充分认识到各地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对在地性的关注,表达了对宜居城市的深入思考。上海博物馆东馆的设计,和上海博物馆本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上海博物馆建成于1996年,当时上海城市经济刚起步,博物馆是奢侈品而不是公共产品,上海博物馆更多地是作为城市象征。当20年后李立参与上海博物馆东馆的设计竞赛时,城市经济和市民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设计必须回应新时代的需求。尽管方案几经调整,李立团队始终秉持亲切、丰富、开放的原则,以竖向的群组建筑实现了城市空间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场地和周边产生呼应,和谐处理和周边保利商业空间的关系,整个建筑和上海的城市特色充分融合在一起。




上海博物馆东馆

世界技能博物馆原为杨浦滨江的永安纺织旧仓库,是建于1920年代的上海市保护建筑。1~3楼为无梁楼盖建筑,4楼是井字楼盖,结构完整合理,建筑也很精致。这样一个市级文物如何改为博物馆并符合新的功能需求?李立团队在既有建筑内部营造了一个通透的阶梯中庭,让参观者能感受到结构渐变之美并增进对建筑的认知,同时对建于1990年代的耳房大胆拆改,打造出四个不同高度的平台。整个博物馆的设计既呼应了不同年龄段的参观和游览需求,又充分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色。

世界技能博物馆

演讲2:智慧樟宜 · 绿色樟宜


贝诺(benoy)上海公司设计总监朱业佳

贝诺(benoy)上海公司设计总监朱业佳的演讲分享了benoy贝诺(下文简称“贝诺”)近期的两个项目:一个是新加坡樟宜机场t4航站楼,从规划到建筑设计再到室内设计,一以贯之地呈现了贝诺对于宜居城市的理解和实践。在有限的造价控制和庞大的客流需求下,贝诺放弃了常规从高空视角航站楼第五立面的造型入手,而是着力关注其内部空间的高效性和空间美学。设计团队希望人人有精品商务舱的感受,空间清晰透明,且在使用中具备顺应需求更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独一无二的城市标志性。


室外采用最简洁的表达,用绿植墙打造机场入口,体现通透感的同时,天窗等元素采用了新加坡国花兰花花瓣为设计母题。这一设计风格也延伸到室内空间和软装的打造上,结合fast自助系统的引入,让人们毫无紧迫感地顺畅完成一系列登机流程。沐浴在自然光下的开放式生态空间内放松舒心,50万棵树木和绿植与新加坡标志性的园林景观天然糅合。同时构建彰显浓厚新加坡历史的传统文化区,进一步丰富了顾客的记忆与体验。开放型购物中心与快闪体验店结合,二层平台vip定向设计,以及 300米长18米宽23米高的中央大厅,分隔陆侧与空侧的传统墙体也被梦幻的玻璃海洋所掩盖,在不同视角呈现开放式的透明美学理念的设计表达。冷凝水收集后用于灌溉航站楼内的绿植和树木等举措,让t4获得绿色建筑标志超金奖。同时,这些生态元素也有助于营造身临其境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新加坡樟宜机场t4航站楼

另一个是比邻的星耀樟宜项目,由萨夫迪建筑事务所主持,贝诺负责商业以及航空设施的规划以及室内设计。整体设计着重表达大空间内如何将商业与交通功能融合,力图打造一种未来城市的体验感。大穹顶之下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星空花园和全球最大的室内瀑布。它更多地是为航站楼的旅客及来此的游人提供一个舒适放松的空间,水瀑直达地下二层,与购物、电影院、餐饮集市等融合,重新定义旅客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方式。t4航站楼和星耀樟宜目前均处于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从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转向对空间美学的追求,让人们有更多视觉和体验的双重享受。

星耀樟宜

演讲3:紧密型屋面系统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


上海宏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勇

上海宏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的演讲首先介绍了紧密型屋面系统发展过程和优势,该系统可运用于金属屋面、太阳能屋面、瓦屋面、种植屋面与混凝土屋面;接着介绍了紧密型屋面系统的核心材料——foamglas®泡沫玻璃的生产工艺及产品性能;从构造层次到系统优势,解析了紧密型屋面系统的几种凯发娱乐官网的解决方案及技术对比;最后,他重点介绍和展示了萨摩亚机场、西湖文体中心、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国家会展中心二期、卡塔尔国家博物馆、格拉茨当代美术馆等国内外应用紧密型屋面系统的诸多案例,令人耳目一新。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西湖文体中心

演讲4:宜居在网络时代——天安千树

heatherwick工作室中国区主管 张宇

heatherwick工作室中国区主管张宇的演讲分享了天安千树项目的设计和建造过程。该项目位于苏州河畔,基地内保留着原阜丰福新面粉厂的部分历史建筑。对于四栋保护建筑,设计团队尽量还原其本来面貌并重新赋予其生命,其中一栋更成为中庭的地标。


新建建筑部分在满足控规和商业面积要求之后,沿河做了大量退台供客户使用,结构柱上升后和绿化景观相结合成为建筑的亮点,人们的焦点放在舒缓的自然景观而非人造退台上。临河一面的设计回应周边高密度住宅,沿岸居民和旅游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河景和独特的绿化景观;面向城市的一面,其设计更趋向商业功能,并和m50创意园区融为一体。建筑立面保留涂鸦文化,回应原有的街头文化历史,内部也延伸了艺术家的创作。生命柱的景观从建筑到地面,提供了丰富立体景观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减少了业主的后期维护工作。


天安千树

演讲5:城市生长印记与持续活力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

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汪孝安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汪孝安提到,人们对于城市的文化记忆,更大程度是基于这个城市的尺度、空间和环境氛围。汪孝安大师的演讲对上海的部分街区建筑密度进行比较,意在提出一些反思:过大的街区尺度,往往改变了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质,同时,对于人的活动便利性,对于城市的交通组织,对于商业氛围的的营造,对于土地的有效利用等等也均是不利的。


演讲结合虹桥绿谷、申都大厦改建、园林集团办公楼、百色干部学院等案例设计,诠释了城市街区尺度与建筑、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虹桥绿谷建立了从下沉庭院、裙房与主楼各层面、不同标高的立体绿化体系,并通过完全的人车分流,实现了使用者理想的环境体验;申都大厦作为“第二代”垂直绿化系统,不仅为街区贡献绿色,对室内使用者的通风采光都很有利;园林集团办公楼进一步实现了可进入的“竖向庭院”,谓之“第三代”垂直绿化系统,这既是一栋不断生长的建筑,也是园林集团对外的展示绿色技术的窗口;广西百色干部学院的设计,通过一湖两溪规划建筑群落,通过院落空间组合减小建筑体量,实现建筑与环境的高度融合与共生。


演讲还回顾了上生新所、世博文化中心的设计,涉及到建筑功能定位与城市区域发展与活力的有机联系。他强调,对于赖以生存的城市空间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生态观,关注城乡历史发展脉络,关注功能定位的合理性,为城市注入持续的活力。

虹桥绿谷

百色干部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基建处负责人王似频老师受邀讲述了上音歌剧院从设计到落地的种种趣事和难事,并带领大家进行了现场参观。他说,上音歌剧院被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誉为“有灵魂的歌剧院”,也是国内最好的自然声效歌剧院之一。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无论是业主方还是设计团队都足够尊重对方的专业,以科学而严谨的态度解决了隔绝外部地铁噪音、建筑限高问题、营造内部自然声环境等诸多难题,最终达到音乐和建筑的完美融合。

上海音乐学院基建处负责人 王似频

本次论坛意在通过建筑创作探寻“宜居城市”的深层次内涵。现场演讲既有年轻的先锋建筑师对建筑实践的过程和项目的详尽介绍,包括他们对人在城市之中环境场所的研究,亦有资深建筑师对过去二三十年的建成项目和城市街区建设的反思和总结。论坛演讲之余,更邀请到业主方代表分享上音歌剧院设计建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并现场引导参观,可谓一场难得的设计飨宴。

会议现场

参观上音歌剧院


参会人员现场合影


关于上海市建筑学会

上海市建筑学会成立于1953年7月,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独立法人社团,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成员,也是上海市建筑界最专业、最权威的科技学术团体之一!

凯发娱乐官网的友情链接
联系凯发登录
  •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 邮编:200002

  • phone: 021-62716650

  • 传真:021-62716656

  • 网址:http://www.assc.org.cn/

  • 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code.jpg

关注微信公众号

凯发娱乐官网 copyright 2018-2020 assc.org.cn | 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娱乐官网的版权所有 | 联系凯发登录 |

  • 凯发登录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