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下午,由《建筑实践》、上海市建筑学会、上海市天平街道联合组织的“价值共生的城市更新实践案例”分享交流会在上海市天平路街道“66梧桐院 · 邻里汇”顺利举行。
此次交流会特别邀请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上海市天平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争、副主任蔡辉出席,曹理事长和王主任分别致辞。同时邀请了在城市更新领域深耕多年的青年建筑师、规划师、开发商、咨询师共聚一堂,从不同视角分享更新经验,并与热心市民积极互动、氛围热烈。交流会线下线上同步进行,现场人数多达60余人,网络参与人数更是高达200余人。该活动不仅充分拉近社区百姓与行业专家的距离,而且通过积极讨论城市更新实践中的各类犀利问题和重要挑战,为城市更新的精细化、人性化发展提供支撑。
嘉宾合影
领导致辞
曹嘉明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指出,社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的重要依据,作为建筑学会第一次在社区内举办的活动,青年行业专家走进社区,将社区作为建筑师的驿站,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专业建筑讲堂甚为重要;拉近市民与建筑师的距离,让建筑师的情怀与居民的需求紧密结合,共同推进街区层面的城市更新。2020年7月2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签署《共建超大城市精细化建设和治理中国典范合作框架协议》,上海的经验和创意将有机会成为中国的示范,而天平街道所在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最多、历史风貌格局最完整的片区,这里的经验,也可以成为整个上海的缩影。
王争
上海市天平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争介绍了天平街道精细化治理和品质提升的工作成果,这项历时三年的治理工作试点包括7大类,38个小类,从传统街区管理到精细化治理,深度强调居民的广泛参与。“66梧桐院 · 邻里汇”作为去年刚刚投入使用的社区邻里空间,丰富的活动和复合的功能为社区居民带来生活的趣味。前不久,上海市建筑学会与徐汇区天平街道合作成立了“上海市建筑学会衡复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整合城市、建筑、历史等领域资源,未来将定期开展相关的学术研讨、科普宣讲、艺术展览等活动,服务市民群众,激发社区活力,帮助更好地推进相关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风貌治理共同体”增砖添瓦。本次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建筑文化研究是精细化风貌治理的重要内容,希望通过学者、专家和居民的共同参与,让多元的社会力量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而政府的角色也将从大包大揽到平台的搭建,共同营造具有活力、品质和温度的社区,为留住文脉、保存记忆、提升品质共同出谋划策。
精彩演讲回顾
设计视角:《未来:来自融化的过去》
周健先生分享了其正在参与的三个实践案例:一是以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老市府大楼更新为代表的外滩160街坊更新项目;二是在“共享社区”的探索下,将原电子学校更新为区档案馆和街道社区文化中心的更新试点项目;三是成片风貌居住区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从建筑师的视角分析这些有趣的更新实践过程,讲述了其间容纳着的生活和正在进行着的故事,尤其是更新历史空间对提升当下城市公共性的作用和意义,在链接时间和嫁接空间的基础上,整合人的诉求,还城市于人民,用建筑的手段去创造合宜的新价值。
研发视角:《价值驱动下的城市再生: 城市再生中的四种价值增长模式》
董怡嘉女士以价值驱动为切入点,结合其多年的项目实践经验,解析了城市再生中的四种典型模式:以都市街区的功能转型为代表的上海红坊的二次更新实践;以文旅地产的价值重塑为代表的郑州长安古寨更新实践;以工业城市的活力再造为代表的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一体化管控更新实践;以历史城区的有机更新为代表的宜兴丁蜀镇再生更新实践。从复盘研发、标准制定等多维视角,阐述其对城市更新项目在驱动背景、价值挖掘、策划、设计、管控及运营多个方面的理解。
开发视角:《从上生新所到黑石m ,两个典型的城市更新项目介绍》
作为上生新所和黑石m 两个新晋网红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发操盘亲历者,朱凌先生从开发经营的视角,详细介绍了两个项目的共性和个性,探讨在当前上海城市风貌和历史建筑保护力度空前的大环境下,如何共融更新项目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何活化利用历史建筑,以及如何植入新兴业态,激活既有环境活力。
规划视角:《“旧貌新颜” 历史文化风貌区现代建筑的风貌演绎》
邓潇潇女士以西安大明宫周边片区的风貌控制为例,探讨在历史风貌区更新中的几个议题,包括控制风貌的原因;风貌的传承内容;传统和现代如何协调;如何对城市风貌进行管控,从而实现多元性和创造力等。解决策略包括对于城市风貌基因的提炼,研究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新方式,探讨刚性控制和弹性引导的双重作用,解析实施路径和规划过程中的难点,从规划师的视角揭开城市更新背后的规划故事。
策划视角:《存量时代下,城市更新项目的市场化策略——以写字楼市场为例》
写字楼构成了上海存量更新的主体之一,解思谌先生以戴德梁行详尽的市场数据为依托,分析了上海写字楼城市更新市场在参与主体、项目数量、投资额、分布特征、业态类型等方面的概况、趋势和特点,聚焦写字楼更新的全生命周期,从市场策划视角探索写字楼更新的驱动力、项目判断原则以及更新的内在逻辑。
嘉宾对谈
分享会最后的嘉宾对谈环节,由上海都市再生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凌颖松先生主持,通过轻松愉快的形式,让在座演讲嘉宾积极互动、热烈讨论,从运营思维、文化传播、技术实现、政策理解四个层面深入探讨城市更新实践的发展之路,问题犀利、观点鲜明,热心市民参与度极高,与行业专家平等对话。最终,共同探讨城市更新实践中的痛点、难点及焦点,为城市更新有机发展、精细化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吕亚范女士为整场活动闭幕致辞,吕秘书长特别感谢了天平街道与热心市民的支持与参与,并指出,通过专业分享和嘉宾对谈让专业知识走入公众,共同完善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尤其是行业后浪——青年专家齐聚一堂,在不同领域做着同一件事,为城市更新事业发展共谋良策是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的。希望未来的系列活动更加精彩。
活动亮点
此次分享会特在会议之前邀请上海市天平街道专家为参会人员提供“66梧桐院·邻里汇”的参观讲解,讲解涉及“66梧桐院·邻里汇”的历史发展、更新历程、改造效果、居民体会等丰富的内容,参会人员纷纷称赞梧桐院为周边居民归属感、幸福感提升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该社区更新模式是上海城市治理提升的重要案例。
梧桐院参观
上海市建筑学会成立于1953年7月,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独立法人社团,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成员,也是上海市建筑界最专业、最权威的科技学术团体之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邮编:200002
phone: 021-62716650
传真:021-62716656
网址:http://www.assc.org.cn/
email:[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凯发娱乐官网 copyright 2018-2020 assc.org.cn | 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娱乐官网的版权所有 | 联系凯发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