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猖獗,全社会广泛采取了佩戴口罩、少外出、勤洗手等预防措施,极大减少了病毒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途径感染的可能。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空气传播也可能成为导致疫情扩散的元凶。如果室内空调通风系统出现问题,在室内同样有受到病毒入侵的危险。
1976年在美国费城出现的军团菌病,正是由于空调中的冷却水被污染,夹带有军团菌的细小水雾被不断地吹进室内,从而使许多人发病。据报道,当时在旅店淋浴供水器、医院和办公室的中央空调系统、加湿系统和冷却系统中都发现了感染源。
1976年费城的军团病疫情 来源:网络
2003年3月底,sars病毒在香港淘大花园引发的大规模感染,引发了人们对于建筑设计与环境卫生的关注。调查显示,淘大花园住户室内的污水管道分离器和接头出现问题,带有sars病毒的污水水滴通过排水管道系统中强大的向上垂直气流进入住户房间,最终导致300多名住户集体感染sars病毒。
淘大花园地台排水位
来源:陈素梅. 回顾香港淘大花园爆发之sars[c]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建筑室内的通风设计。
冠状病毒属于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一般为0.08~0.12μm,在合适的空气环境中可能存活很长时间。
人们说话、呼吸、咳嗽产生的飞沫可形成气溶胶,通过室内各种形式的空气流通传播,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
细菌、病毒存活率与其当量直径的关系
来源:李丹. 病房人体飞沫污染源及传播特性[d]. 重庆大学, 2015.
气流速度矢量图及温度云图模拟测算(上部两侧送风、上回风)
来源:张亿先. 空调房间飞沫气溶胶颗粒运动规律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
新冠爆发正值我国大部地区的寒冷季节,各类建筑都需要大量使用空调。
上海市建筑学会暖通专业委员会提出,必须高度重视新冠病毒通过空调通风系统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并对现有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一定的应急处理。
关于疫情期间各类场所的空调通风措施,具体建议如下。
一、购物中心、影剧院、体育馆、酒店大堂、车站等高大空间,常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建议应对措施有:
1. 应尽可能加大系统的新风量;
2. 对单风机空调系统,建议关小或完全关闭回风阀,同时全开新风阀,以提高系统的新风量,同时开启相应的排风系统,并适当开启外窗以确保通风有效性;
3. 对双风机空调系统,关闭回风阀的同时,开大或全开新风阀,使系统可全新风运行,新风阀的开度要注意室内温度不宜过低。
二、宾馆房间、餐厅、写字楼以及部分高级公寓等对空气质量有较高要求的空间,多采用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建议应对措施有:
1. 新风空调系统应全部投入正常运行;
2. 开启相应的排风系统,对有外窗的房间在使用过程中应使外窗保持一定的开度,尽可能地引入室外新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 关于中央空调使用的特别提醒
1. 在保证一定的室内温度前提下,可同时开启排风系统,或间隙开启机械排烟系统,这是较为简便且有效的通风换气手段;
2. 所有新风应直接从室外清洁之处引入并直接接入空调机组,以防新风短路;
3. 应停用空调机组中的湿膜加湿功能;
4. 目前集中空调系统供暖送热风,建议回风口换上低阻中效过滤器,避免病菌从回风口进入空调系统,是既价廉又有效的控制措施;
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第5.7条:当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空调系统清洗,则应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 396-2012》的规范实施。
6. 对于应用中央空调 新风系统的住宅楼来说,需要确保新风系统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设备,否则,新风系统的内循环将导致整栋楼的住户暴露在同一空气环境中,增加病毒传染的可能性。
三、当前,我国多数家庭中使用的分体式空调系统没有新风系统。因此在使用空调时,室内空气与室外是隔绝的,基本没有通过外界空气交叉感染的问题。需要注意多开窗加强空气流通、空调过滤器勤消毒。长期关闭门窗将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
在全民防控新冠病毒的特殊时期,从积极预防近距离飞沫传播扩展到密切关注整体生活环境,全社会需要形成更加全面整体的卫生意识,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本文涉及技术措施和建议由上海市建筑学会暖通专业委员会提供。
图片来源:unsplash、pixabay
编辑 & 视觉:ethan
关注环境卫生,营造健康人居。《建筑实践》2020年5月刊“医疗建筑”特辑正在筹备中,敬请期待。
项目、论文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客座编辑申请:[email protected] (请在邮件中声明希望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专题组稿、撰写评论、组织论坛等)
上海市建筑学会成立于1953年7月,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独立法人社团,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成员,也是上海市建筑界最专业、最权威的科技学术团体之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邮编:200002
phone: 021-62716650
传真:021-62716656
网址:http://www.assc.org.cn/
email:[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凯发娱乐官网 copyright 2018-2020 assc.org.cn | 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娱乐官网的版权所有 | 联系凯发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