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行业发展,塑造城市未来——国际视野下的tod全过程开发论坛圆满落幕,学会动态,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登录

新闻动态
引领行业发展,塑造城市未来——国际视野下的tod全过程开发论坛圆满落幕
2019.06.22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tod模式。作为一种共享、高效的城市发展方向,tod模式符合国家发展理念,也满足中国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导向,对于国内城市群的战略融合发展、提高城市可持续性与宜居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依托tod模式发展起来的新型城市副中心,俨然成为一座城市价值高地的风向标。以各类交通枢纽为载体的tod模式日益受到重视,tod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带来的便捷与效益,而是关于城市的思索,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承载的希望。


在此大背景下,“国际视野下的tod全过程开发论坛”于2019年6月20日在上海虹桥康得思酒店盛大启幕


本次论坛由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学会联合主办,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重庆市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承办,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美国建筑师协会上海分会协办


论坛现场盛况空前,异彩丰呈


本次论坛云集,群英荟萃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及上海市建筑学会等领导出席。多个城市的规划局、城投公司、轨交公司、铁投公司、国际国内知名设计机构以及多家致力于开发tod项目的地产企业,与院士、行业专家近400位tod全产业链嘉宾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分享经典案例,交流心得体会,共话行业热点。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曹嘉明主持论坛开幕式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剑豪在论坛现场致辞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在论坛现场致辞


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秘书长王东明在论坛现场致辞


嘉宾演讲精彩纷呈



原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宋春华


演讲主题

《城市修补提质与tod模式下的站城一体化》


在城市修补提质过程中,需要共同把握和坚守六大原则。一是以形成新的城市活力区为目标,有序实施城市修补、有机更新。二是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大城市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构建起高效、便捷、低碳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三是做好轨道两侧的缝合连接和地上地下的立体开发,整合分散零碎的空间为紧凑的复合型空间结构,构建新型的城市空间单元。四是植入新的业态,赋予交通中心综合体的概念,形成集约高效、多功能的混合空间。五是开拓必要的公共空间,引入文化艺术设施,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六是坚持以人为本,作好前期策划和积极的规划设计引领。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俊杰主持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程泰宁


演讲主题《站城融合初探》


“站城融合”一词更恰当体现高铁交通与城市联动效应的战略性选择。但当下仍然存在观念滞后、利益驱动下体制不支撑、条块分割和碎片化管理模式严重阻碍站城融合的发展。而海外模式很难照搬,他用临沂北站、杭州西站和青岛红岛站案例解读如何建立协调机制,促铁路属枢纽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意图。

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建平


演讲主题《铁路视野下的城市tod》

   

国内铁路枢纽已从交通结合商业、住宅组成的立体综合体的第三代向具有文化空间、智慧共享空间的第四代努力跨越。而高铁新城、站城综合体和铁路物流港将成为铁路tod未来发展的机会。他带来的重庆沙坪坝和温州高铁新城试点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规划管理处处长李佳川


演讲主题《上海虹桥商务区——昨天  今天  明天》


目前,我国不乏成功的tod案例,例如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等,十年前的虹桥商务区还是上海的郊区,如今虹桥商务区是上海城市一体化开发的核心区域,同时具有高度复合、地下空间等同地上空间价值、高密度及绿色低碳等重要特点。特别的是,其集中式三联供冷热系统的能源中心为虹桥核心区域提供能源综合利用。

欧博迈亚 中国区副总裁christopher knabe

i欧博迈亚 中国区设计总监、资深建筑师haruo kawasak

演讲主题

《舒展型中央商务区以及城市之蕴潜活力动能》


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从40%到80%经历了近100年时间,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要远超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30年,中国70%人口将生活在城市里,80%的化石燃料、工业生产、交通和供热将被160多个城市消耗,每个城市将超过100万人口。欧博迈亚自1995年进入中国后分别在城市中央商务区、城市交通枢纽片区以及枢纽站点连接的地下空间积累了丰富的规划设计经验。随后他们分享了四个实施完成项目及两个正在参与的项目。欧博迈亚用积极的探索实践揭示了国内外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理念差异。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助理牛斌


演讲主题《运维视角下的tod开发设计研究与探索》


以往中国城市“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向复合模式转变的趋势下,固有的运维思路下已无法支撑高效、高附加值的tod开发模式。tod发展的带来的多交通、大人流以及非人性化、各自为政的多主体等多种“痛点”问题。华建集团华东总院通过地下一体化与地上立体化建立立体红线、立体产权,达到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的创新理念,为业主做出开发的前端预判。同时他分享了江北地下空间开发和上海世博a片区等多项目探索案例,可以说,南京江北cbd项目是tod综合开发的新尝试与新探索。牛斌提出设立tod核心区开发总包单位以及成立综合开发总包专业委员会的建议。最后,他分享了华建集团华东总院的主要专项领域研究成果及“交通枢纽与立体城市设计研究院”的成立。

株式会社日本设计 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葛海瑛


演讲主题《伴随城市更新的东京tod》


tod在中国与日本有着不同的经历。日本存在过度依赖轨道等公共交通问题,也是tod复合发展带动东京第四次城市更新浪潮,从而引发出“城市再生”和“tod ”的概念。随后,她从地理分布、人口密度、中心区域车站数量、tod线路周边构成类型等多角度详细分析了上海和东京城市的区别。同时,她谈到株式会社日本设计亦将其在东京开发的经验带到中国。

重庆市设计院院长徐千里


演讲主题

《山地城市空间策略与活力复兴——重庆立体城市与复合空间建设实践》


分享了重庆立体城市与复合空间建设实践的经验,山地城市空间的发展是山地城市特点合理建造的逻辑结果。在山地城市,城市空间和交通设施建设面临更多困难,但随着轨道交通等公共系统以及特有的公共步道系统的完善,为推行tod模式提供了支撑的基础。他认为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人际交往是立体城市和复合空间的活力。演讲中,他特别讲述了龙湖为重庆tod发展创造的诸多实践案例,从北城天街、时代天街、u城天街到龙湖光年。龙湖的案例以及其他重庆tod项目各具特色,最大程度降低山地城市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都代表了tod高效集约、推动城市更新,展现山地城市特色的特点。

美国som建筑事务所规划副总监周茵樱


随着高铁和地铁的迅速发展,中国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对塑造宜居、宜步的活跃城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发达的公交体系能将就业场所和其他人员聚集的场所相连,降低整个社区对汽车的依赖程度,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她以伦敦金丝雀码头、布罗德盖特开发等项目为例,剖析了som在全球不同城市参与的tod设计实践和探索。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执行总建筑师杨旭


演讲主题

《走向公共生活——轨道与城市衔接空间的思考》


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深圳的城市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公共交通站点和枢纽的建设与周边地块及城市缺乏充分的联系。纽约洛克菲勒广场、伦敦十字街车站、日本京都火车站等国外优秀tod案例的共同点在于释放空间、联动周边、激活街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在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深圳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等项目中进行了不同探索,希望通过设计进行“站点链接、缝合织补”,对城市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洪于亮


演讲主题《枢纽综合体建筑与交通一体化设计》


他介绍了中国铁路客运站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从公共交通、鼓励步行、混合功能、绿色生态的角度,提出了枢纽综合体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的核心内涵、技术内容和步骤。结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北京南站综合治理、厦门翔安新机场交通专项、北京丰台火车站内外交通一体化、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等项目的实践,他提出枢纽综合体的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统一协调,才能打造更加人性、体验更优的枢纽综合体的理念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艺


演讲主题《tod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整合设计》


随着成都轨道建设的迅猛发展,西南院整合资源形成了完整的tod架构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他结合成都博览城地铁综合交通枢纽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空城案例,讲述了tod综合开发与城市基础设计的整合设计。以地铁、机场等交通设施为主导的综合开发,空间更高效、功能更集约,同时也衍生了行政管辖、产权归属、物业管理方面的新问题。

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师事务所associate 项目经理 / 高级建筑师何春林


演讲主题《城市新生——tod激发都市的活力 》


从纽约到伦敦,从香港到上海,pcpa拥有丰富的tod项目实践。结合米兰联合信贷总部、旧金山环湾交通枢纽、上海徐家汇中心等项目案例,他强调了pcpa在tod设计中一直坚持的几个关键点:艺术和设计的融合,绿植公园和自然采光,舒适的空间体验度,以及交通便捷度。




从国际优秀案例与国内项目经验来看,tod模式的实施会受到规划、土地使用权、投融资等因素的影响,要发挥tod对城市的提升作用必须拥有全过程开发的系统思维。传统以单一交通站点建设实施tod开发的项目对于城市交通、经济的贡献非常有限。因而,tod模式的完美落地需要对项目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管理多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思考。从顶层设计做出整合和布局,以区域长期发展诉求出发,在开发全过程中形成规划、交通、建设等政府部门与开发商的跨部门协作与沟通。全过程思维下的未来tod模式,将以促进区域协同及城市配套发展为导向,以公共交通支撑区域全方位开发,通过交通枢纽及土地一体化开发,激活城市经济能级提升。




上海市建筑学会一直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的学术交流平台,以国家重点关注以及业界热点重点为导向,充分借助于境内外各类相关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跨界合作,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为行业发展加油助力。为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能量。


群情高涨,全场爆满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虽然各个城市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发展阶段也各有不同,但以人为出发点的城市建设将长期坚持公共交通为导向,优先发展的战略,tod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市建筑学会将以持续关注tod在国内的实践与发展,通过学术交流、案例分享、综合研究,助力tod全过程开发,力求提升城市能级与城乡建设品质与城市消费能级,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发展格局、优化城市空间、为打造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出积极贡献。


关于上海市建筑学会

上海市建筑学会成立于1953年7月,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独立法人社团,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成员,也是上海市建筑界最专业、最权威的科技学术团体之一!

凯发娱乐官网的友情链接
联系凯发登录
  •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220号新汇丰大楼4楼

  • 邮编:200002

  • phone: 021-62716650

  • 传真:021-62716656

  • 网址:http://www.assc.org.cn/

  • 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code.jpg

关注微信公众号

凯发娱乐官网 copyright 2018-2020 assc.org.cn | 上海市建筑学会凯发娱乐官网的版权所有 | 联系凯发登录 |

  • 凯发登录首页